「返鄉」,日漸成為一股愛土地、愛家鄉的風氣,渲染進青壯年的未來規劃中,或許是留戀家的味道,讓青年從城市向外擴散,走回鄉鎮、走入大自然。

 

而在科技資訊進步的時代,回到家鄉看似溫馨,但鄉土的氛圍缺少了城市青年原先生活的複雜與便利。家即便是熟悉,還是與現代環境有所差異,返鄉的孩子該如何在傳統的生活環境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呢?

「銘印」,又稱印記、印跡,在行為生物學中意指環境的刺激會被長久地植入個體中,雖是後天習得,但就像天生的一樣,通常發生在兒時對於環境的記憶與刺激,

會銘記於心且伴隨著我們長大。回憶兒時,放學後跟同伴在田裡面玩耍、騎腳踏車;家裡附近的公園總有婆婆媽媽坐在涼亭下,搧風閑聊家常;總舖師是媽媽的親戚,截了一段巷子熱鬧一整晚的饗宴。

這些記憶走在人生的最前面,不過也因為新奇的事情越來越多而漸漸從腦海褪去,成為上了灰的糖果罐。青年離家去了城市學習新知,看見城市絢麗的霓虹;快速便利的環境,

而家鄉還是原來那個樣子,留在原來那個地方。我們離家出去工作、挑戰世界,出了家門,野心越來越強,但下次回家是何時呢?

 

「我出生在很傳統的農村,通霄鎮新埔里,新埔車站是以前日治時期留下來的。從車站走出來是一片海,我生在漁村,但我們家的經濟來源都來自阿公的農田。」

可愛的香菇

攝影=張宜

 

這是香菇老師分享返鄉的開端,也是她生存的養分、摯愛。

香菇老師(以下簡稱香菇)自從大學畢業後義無反顧的回鄉,照顧與她情感深厚的阿公阿嬤。

「我大學的時候讀東海大學美術系,是我離家最遠的時期。」

香菇每一個禮拜回家看阿公阿嬤,但她發現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常回家,為什麼要這麼常回家?家不就在那裡嗎?

 

 

於是香菇在讀大學時創辦「農村小愛」紀錄家鄉生活的點滴,「取名小愛,是代表這些埋在生活無時無刻的平常,

太容易被遺忘,太容易消失。大學時期,每次回家都會發現村莊默默在改變,房子倒了、有人走了,我怕哪一天阿公阿嬤會不見,

於是我持續拍照、記錄阿嬤做菜、阿公種田、鄰居生活...等,這些看似細微的平常對我來說都很重要。」香菇從個人生活紀錄出發

,不經意地做出了影響力,「之前有粉絲看到照片後回想起家鄉,他當時在朋友與家人之間,選擇了回家。」香菇從對苗栗的回憶中,

審視土地從過去到現在,存在逐漸浮現檯面的土地議題與需要改善的農業環境,於是她花更多時間思考,該如何回家,又能過著穩定、不被擔心的生活?

在沒有具備能在鄉下生存的技能之下,自己又能發揮怎樣的價值?

 

香菇的阿嬤叫做蝦嬤,是可愛的阿嬤

攝影=張宜

 

香菇研發的木瓜銀耳果醬

攝影=張宜

 

香菇在兒時的記憶裡找到阿嬤的桑椹果醬。「我發現果醬會能保值水果的價值、延續嘗味期限,我們可以在11月吃到4月的水果。

有一年阿公遇到地瓜生產過剩的問題,如果能把生產過剩的地瓜做成果醬,就能延續、增添附加作物的價值。」於是百香蜜地瓜果醬出現了,香菇以返鄉果醬的姿態,

又生根回家鄉的土地。在製作果醬的兩年半中,香菇運用他的創意,結合苗栗有機農業生產出的NG水果,研發各式口味的手工果醬。

 

「農友需要被鼓勵從事有機耕作,友善對待土地,這個出發點很重要,而非將有機當作利益考量為優先,是真正擁有為土地著想的心去耕種。」

香菇最愛的鳳梨薰衣草果醬

攝影=張宜

 

創業的這些日子,香菇的腳步站得很穩,原因來自於他非常了解自己。「思想很重要,但認識自己更重要,確認自己的特質、想法,能站定自身的立場,不被任何風吹雨打推倒。

而我的特質是喜歡拍照、做菜、寫字。特質是用找的,不用緊緊握住,有人緊抓自己想成為的樣子,但到頭來根本不適合。

」安靜、安定、清淨,是香菇對於認識自己的過程中下的註解,讓自己安定、淨空,才能去思考事情,而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,靜下來具有相當大的挑戰。

 

香菇的手工果醬們

攝影=張宜

 

返鄉是一件需要勇氣與信心的決定,那香菇如何看待「返鄉」?
「我覺得返鄉的想法是大環境促使的。現在的全球化、青年流失,就像30年前大家都有個台北夢,想要去台北打拼。不論何時,都會有青年發現農村一直在變,

所以想要回鄉下做點什麼,他們嚮往自由、放鬆、親近大自然的感覺,這是城市沒有的。返鄉沒有不好,都市有都市的優點,鄉村亦然。但自己選擇了什麼,自己就要去承擔。」

每個人適合的生活不同,有人喜歡早上起床能從窗戶看見蔚藍的海洋,而他就是香菇。也有人適合居住在生活緊湊,隨時有新知發生的城市,像是正在打字的我。

不論你選擇的生活方式為何,對於土地、家與自己的認知,能促使自己找到置身之地,棲身良所。

最近回家了嗎?家變成什麼樣子了呢?